蝈蝈文化
王忠民多年来潜心观察蝈蝈,了解它们的习性,并总结出了风趣特别的蝈蝈文化。
王忠明发现,蝈蝈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昆虫。在王忠明眼中,万物皆有灵性,昆虫也一样。只是各种昆虫的相貌、习性不一样,人们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对他们喜爱和接受的程度也就不一样了。王忠民拿蝈蝈与蟋蟀、螳螂、蜻蜓、蝴蝶作比较发现:蟋蟀,勇猛机智歌声嘹亮,但是多在夜里活动,同时杀伐之气太重,而且对同类往往杀之而后快;螳螂,动作轻捷姿态优美,但是不会鸣叫,干什么都是悄悄的进行,有点偷袭的感觉;蜻蜓,身姿如仙,令人羡慕,但是与人不易接近,好像与我们没有共同语言;蝴蝶,美艳温柔,舞姿飘然,与人亲和,但是难于蓄养。相比之下,唯有蝈蝈体态硕健、色彩丰富、性格温厚、歌声高亢,特别是和人很亲近,又易于繁养。在众多昆虫中,唯有蝈蝈与人类最亲近,所以他视蝈蝈为师,蝈蝈视他为友。
祖先历来就崇拜蝈蝈,这是有历史可以追述的。王忠民认为:“大禹治水”里的主人公禹,他的名字“禹”去掉上面的一撇和下面的半框,其实就剩一个“虫”字,这个“虫”指的就是蝈蝈。《诗经》中也有提及蝈蝈的诗歌,《螽斯羽》中,人们歌颂蝈蝈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古人希望自己能像蝈蝈一样有众多的子孙后代;人们还歌颂蝈蝈不斗不杀的乐观的精神,这是古人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甚至在皇宫,都有以蝈蝈命名的宫门,即为“螽斯门”,并且把此门放在皇宫的吉位处——西北,这个地理位置寓意吉祥如意,可见这个小虫子在皇家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上至皇宫下至百姓,蝈蝈被广泛的喜欢说明它是深受民族喜爱的动物,只是地域不同。
王忠民总结出了蝈蝈具有的“五德”。
第一曰“仁德”。蝈蝈生于稼禾草木之间,很多人误以为蝈蝈主要的食物是庄稼。其实不然,据昆虫专家研究,蝈蝈的主要食物是害虫,它吃的虫类占食物量的70—80%,只有在没有小虫儿又饿极了的时候才肯吃草类或庄稼,在庄稼当中又主要吃豆类。从这个意义上说,蝈蝈是在帮助人类保护庄稼,而不是啃噬庄稼,这便是“仁德”。
第二曰“礼德”。物竞天择,蝈蝈也有竞争的时候,那就是在交配期间。但是蝈蝈对配偶的竞争,不像有的动物那样血淋淋的拼命,而是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爱意。雌蝈蝈在众多的歌声中,它能分别出哪只雄蝈蝈最强壮,最适合自己,她会去找如意的情郎。而其它雄蝈蝈继续发出自己求偶的歌声,绝对没有“抢婚”、“逼婚”、“第三者插足”、“三角恋爱”等不良行为。所以说它有“礼德”。
第三曰“安德”。所谓安,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从不挑肥捡瘦。不管是在草木丰美的中原,还是在干旱少雨的西北,都是那么快乐,坚强。不管是在自然的环境中,还是人类反季节繁殖的,都一样踏踏实实的成长壮大。而且不挑食,你喂小虫也好,你喂蔬菜也好,都吃得很香。随遇而安,便是“安德”。
第四曰“乐德”。就是蝈蝈性格欢乐也可以给人带来欢乐。当你在山里写生又累又渴的时候,远远听到蝈蝈的叫声,从心里会有一种快乐的感觉,好像旁边就有你的朋友,顿时就有了精神。而且还有一种直觉,就是你一听到这里有蝈蝈,就会立刻意识到这里的生态环境是好的!当你作画的时候,看书的时候,品茶的时候,与朋友聊天的时候,有一只蝈蝈轻歌妙语,就会特别有情趣,就会感到有一种生机,就会引导你的思绪回到山水之间,就会闻到草木之间的那种特有的清爽之气。特别是在隆冬腊月,不管你是在街上,公交车上,还是在餐厅里,谁的怀里要发出一只蝈蝈清脆的鸣叫声,不要说他自己听的如醉如痴,从心里往外美,就是旁边的人也会感到一种春意一种愉悦。所以蝈蝈给你带来的是一种妙不可言或言之不尽的欢乐。
第五曰“昭德”。就是蝈蝈的体型健壮,体色多彩。有红的,有绿的,有黑的,有黄的,有蓝的,有紫的,还有五彩斑斓的,品种变异的,美不胜收。固然这些颜色不是小虫自己选择的,但是它们却以自己的体色昭示着伟大的自然是多么的奇妙!它会启示我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这便是“昭德”。
王忠民认为,从人们对蝈蝈的喜爱,饲养、繁殖、观赏、品评、优选,再扩展到研究蝈蝈生长的环境、蓄养蝈蝈的笼子、葫芦、饲料以及以蝈蝈为主题的诗书画等等综合起来,蝈蝈的确承载着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