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2017-05-12 16:55:55 | 阅读: | 作者:川味中国
导言

5月12日,又值“汶川地震”纪念日。九年前2008年的“汶川5.12”特大地震后,四川广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现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单位)曾第一时间开赴彭州市极重灾区,参加白鹿古镇、海窝子灾后重建。那段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余震不断的威胁中,日夜奋战的往事仍历历在目。2017年5月9日,喜见彭州市委宣传部《湔江明珠,访古寻幽海窝子》的报道,倍感欣慰。多年来,在政府的领导下,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当地人民的不懈努力下,目前,老百姓安居乐业,古镇重新焕发新春,白鹿古镇、海窝子已成为四川著名的景区。在此纪念之日,特此转载此报道,与关心和支持灾区人民的朋友共享,并祝愿灾区人民的日子越来越美好!同时,附上二张当年四川广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进入海窝子施工现场的照片,今昔对比以作纪念。


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2017年5月12日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1)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2)

512汶川地震后进入海窝子施工现场的照片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3)

现海窝子迎宾坊

成都周边,古镇众多,海窝子并不算有名。这里虽地处交通要道,但是很多人只是一晃而过,并未留意到这个湔江畔的小镇,竟是古蜀文明的摇篮之一,古蜀先民曾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漫长的时光!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4)

山环水绕的海窝子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5)

狭长而宁静的瞿上老街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海窝子,印象并不深刻,游客不多,以为一条狭长的瞿上街就是古镇的全部。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6)

家家门前种花养草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7)

小桥流水人家 

但越往里走,越觉得有味道。街道干净整洁,街边石渠里清泉潺潺流淌,家家户户门前都种花养草,看着这一派悠闲舒适的景象,不禁梦回远古,去想象古蜀先民在这片土地上自在生活的时光……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8)

蜀人出山的落脚之地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9)

现在四川被称作“蜀”,但“蜀”原本不是地名,而是族名。

远古时代,黄河上游生活着古羌族群,他们逐渐从高原地区向南迁徙,自岷山进入岷江上游的高山峡谷地带。在五帝时代到夏代之间,又辗转迁入成都平原,并在此定居。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10)

新抽的嫩芽不知是否听树干讲述过这里曾经的故事

蚕丛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又称蚕丛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蚕神。他是位养蚕专家,正是他率领部族从岷山到成都居住,并教会了族人养蚕事业。

蜀与“蠋”通,本意就是野蚕。《说文解字》讲:蜀,葵中蚕也。后来,这个由古羌分支转变而来的会养蚕的民族被称作蜀族。

历代的不少专家学者也综合《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认为:蜀人自蚕丛起,既由岷江上游河谷逾山川至瞿上,并在此居住繁衍数千年,开创了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11)

不知道古蜀人是否也曾站在这里仰望天空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12)

海窝子的背后,就是绵延无尽的高山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13)

高山到平原,渔猎到农耕,海窝子见证了古蜀的转折 

古蜀人为何会选在海窝子扎根呢?

首先是由于习俗,古蜀人原为山地民族,以狩猎为生,海窝子面朝广阔的平原,地形平坦开阔,非常适宜居住,同时又背靠绵延的群山,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可以猎捕,海窝子至今还有鹿坪的老称呼,这就充分说明了当时的海窝子是一个生活着大量野鹿的地方。

其次则是为了防洪的考虑,在远古时代,成都平原还是一片沼泽地,水患众多。水患是困扰成都平原的一大问题。而海窝子靠近山区,海拔相对于平原地区要高,不易积水;另外,此处是湖湾区,湔江上游来水惯性向外,海窝子所在的位置属于湖湾区,水流至此会受惯性影响而放缓,不易受洪水危及。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14)

湔江和海窝子,有说不完的故事

可以说若是没有海窝子,那以狩猎为生的古蜀民族或许要花费更久的时间才能过渡到农耕文明;而如果古蜀人没有停留在海窝子,而是在平原地区,或许古蜀文明早就一不小心淹没在某次洪水之中了!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15)

古蜀的印记已经深植于海窝子

承上启下的海窝子,成就了古蜀文明千百年的传承,至今仍然能在海窝子发现不少古蜀文明的印迹。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8)

传承千年的古老地名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9)

海窝子这个名字,传承了千百年而未变。那么为什么要叫做海窝子呢?学界流传着两个说法。 据《华阳国志》记载:“蜀王鱼凫,田于湔山,建都瞿上。”旧时帝王的象征是龙,俗话说龙潜于海,所以后人把这蜀王落脚之地称为“海窝子”。另一个传说和地理有关,说是古镇靠山边有一石洞,终年有冷泉水流出,村民称其为“海眼”,故称“海窝子”。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18)

海窝子至今依旧是一渠清泉贯穿长街

但是从镇上老人们口中,我却得到了不一样的答案。海窝子得名,确实和地理有关,但却不是因为海眼泉,而在于止马坝

走到古镇外面的路边,就会看到江中有一片面积不小的平坝,坝上农田密布,看起来春意盎然。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19)

水面越来越窄,河坝却越来越大

湔江在这里被这个巨大的河坝一分为二,这个巨大的河坝就是止马坝,怎么来的呢?

历史上曾有一段“湖广填四川”的时期,由于连年的战乱导致蜀中人口锐减,于是政府从人口密集的湖广地区大批征调劳动力入蜀。来到四川之后,能定居何处并不由移民自己决定,而是官府安排。当时就有部分人被押往川西,他们一路西进,来到海窝子时,马匹见此坝便止步不前,因为再往上就只剩下茫茫老林了。于是那批湖广人就被安排在了海窝子周边,止马坝由此得名。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20)

即使到了今天,海窝子背后依旧是茫茫林海

现在止马坝十分宽广,站在地上是看不出端倪的,但用无人机从上空俯瞰,就能够很明显的辨别出,止马坝为河沙淤积形成的河坝,属后天形成。也就是说远古时期,止马坝并不存在。当时这里应该是一个宽广的大湖。古人以湖为海,海窝子之名便由此而来。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8)

生态宜居的避暑福地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9)

可能海窝子不是可以让人一眼就喜欢上的地方,但绝对是一个可以细细品味的地方。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23)

老太太闲坐在自家门前认真看书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24)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25)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26)

虽然开发了旅游,但古镇上的居民依旧过着自己熟悉的生活

海窝子一方面街道建筑整洁美观,对于游客来说,不论是居住就餐还是游玩,条件都非常好;另一方面,古镇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并没有被商业主导。绝大部分临街人家的房子主要还是用于居住的,其次才是做点生意。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27)

闲来无事,抱着手风琴来上一曲

街上老人众多,他们喝茶聊天、种花养鸟,对于他们来说,这里就是他们一辈子生活的地方。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28)

老人们记忆中的海窝子

“以前这里只是一条小街道,两边全是青瓦房子;这里原来是个城隍庙,后来成了医院;那里原来是码头,有一排桩子,是栓船用的;后面那个摆摊的房子那儿是个戏台子,我们从小就在那儿看戏……”说起以前,老人们总是滔滔不绝!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29)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30)

以前,海窝子的人们种花养鸟,喝茶聊天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31)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32)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33)

如今的海窝子,虽然建筑翻新了,但是人们的习惯丝毫未变

个人认为,古镇的古味,不仅仅要体现在建筑遗存上,更重要的是要有生活,有那么一群老人,听他们滔滔不绝地讲述他们小时候的生活,脑海里想象着当初街道的模样,那或许才是古镇应有之意。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34)

虽然外表是翻新的建筑,我走进去却发现,其实还是原来的模样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8)

独具特色的传统美食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9)

海窝子作为历史悠久的古蜀源地,不仅有传统的建筑,也有传统的美食。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37)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38)

形形色色的麻饼招牌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39)

桌子上近处深色的是我们常见的豆豉,远端浅色的就是姜豆豉

街上另外一种卖的比较多的食物是姜豆豉,也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民间食物,制作起来十分考究。首先,要把黄豆煮到软糯,用手一捏就烂。然后将豆子沥干水倒在洗净的粽叶子上自然发酵。几天后,豆子表面会生出一层白霉,有豆香味。捞起豆子会有粘稠的液体,这叫“起涎”,是发酵成功的标志。此时将适量盐、辣椒面,还有大量切碎的生姜(老姜)放入豆子中和匀,再放一两天让豆豉入味,这就成了正宗姜豆豉。另外,王鸡肉被认为是镇上一家非吃不可的美食店,此店主打卤鸡肉,生清油凉拌竹笋、毛血旺等菜品也很有特色。

512汶川大震9年,传统文化生态重建让灾区涅槃重生 (图40)

古老的戏台还在不断上演着新的故事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不妨到海窝子走一走,感受一下古蜀先民留下的印记;找一个茶座,听老人讲海窝子的故事……


TOP